說起“枝江王”,大家很容易想到枝江酒業(yè)的名酒“枝江王”,誤以為這是近幾年才有的一個新的商標用語,其實,枝江歷史上早就有了“枝江王”,這一名稱已經享譽荊楚大地七百多年?!爸酢边@一名稱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韻味,其商標名稱契合了枝江歷史上的藩王名稱。人們在喝“枝江王”酒時,談論枝江王爺?shù)墓适拢瑢嵲谑且患堋把拧钡氖虑椤?/span>
明人何喬遠的《名山藏》對明代各系藩王均有記載,其中對楚系枝江王的記載如下:“枝江王貴熠(yì);熠薨,子豪壂立;壂薨,子恩錢立;錢薨,子寵潤立;潤薨,子致樨立;樨子憲燇(jùn)不及封亡,子除有宗室?!倍鞔笕逋跏镭懙摹稄m山堂別集》記載更為詳細:“枝江莊惠王貴熠,簡十六子,薨壽四十一;子靖僖王豪壂嗣,薨壽二十七;子溫穆王恩錢,薨壽四十一;子悼懷王寵潤嗣,薨壽四十五;子端懿王致樨嗣,薨壽四十七;子長子憲燇卒,無子,除?!鼻“妗吨h志》的記載略有一點差異:“枝江莊惠王貴熠,明太祖子遼簡王植之第十二子也,宣德七年封于枝江,謚莊惠;子靖僖王豪壂、孫渾穆王恩錢、曾孫悼懷王寵潤,元孫致穉無子,國除?!?/span>
綜合這三段文字不難明白,第一代枝江王叫朱貴熠,謚莊惠王,是朱元璋十五子、齒序第十四子遼簡王朱植(其墓在江陵八嶺山)的第十六(第十二子的說法錯誤)子,活了四十一歲;第二代枝江王叫朱豪壂,謚靖僖王,活了二十七歲;第三代枝江王朱恩錢,謚溫穆王(乾隆版《枝江縣志》“渾穆王”的說法疑似錯誤),活了四十一歲;第四代枝江王朱寵潤,謚悼懷王,活了四十五歲;第五代枝江王朱致樨,謚端懿王,活了四十七歲;第六代朱憲燇未來得及封王即去世,其子不再封王。
萬歷首輔張居正有《寄枝江殿下》詩:
憶昔趨陪地,煙云入夢多。
斷蓬辭故土,叢桂隱山阿。
消息經年阻,風塵奈客何。
梁園誰受簡,白雪滿關河。
“殿下”是對親王的尊稱,張居正筆下的“枝江殿下”是哪代枝江王呢?我們不妨看看《明代藩王年表》對歷代枝江王生卒年的記載:枝江莊惠王朱貴熠(1432—1453),枝江靖僖王朱豪壂(1455—1462),枝江溫穆王朱恩錢(1465—1494),枝江悼懷王朱寵潤(1497—1521),枝江端懿王朱致樨(1534—1565)。
我們再看張居正的生卒年,張居士生于1525年,卒于1582年。顯然,這位“枝江殿下”只能是第五代枝江王朱致樨。朱致樨去世于1565年,即嘉靖四十四年。張居正此詩只能是寫于這一時間之前。嘉靖時,張居正先于嘉靖二十六年任庶吉士,二十八年任翰林院編修,三十九年任右春坊右中允,四十一年任右春坊右諭德兼翰林院侍讀。這些職務都為閑職,沒有實權。對于張居正這樣的事業(yè)心極強的人來說,那時的郁郁不得志可以想見。而此時又正值嚴冬,茫茫的大雪,關河阻隔,兒時伙伴音信全無,其孤獨感必是倍于平時,產生客居外鄉(xiāng)之感,思念家鄉(xiāng),思念故人,就再正常不過了。從詩中可看出,張居正與朱致樨從小就有交往,可能一同讀書。趨陪,指趨承陪侍,既有可能是指他們兩人共同侍立老師身旁臨聽教誨;也有可能是張居正的謙敬之辭,虛心向對方請教。張居正之所以對這位枝江王如此恭敬,是因為朱致樨的確比較優(yōu)異,清人倪濤在其《六藝之一錄》一書中對朱致樨有如下記載:“枝江王致樨,字仲馨,悼懷王子。王之六世祖為高皇帝第十四子。天性穎異,喜讀書,工晉唐楷書。嘉靖乙丑薨。《海隅集》?!彪m是只言片語,仍給我們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間。
看到這里,讀者可能要問,這是否意味著,張居正年輕時經常到枝江?這倒不一定,因為枝江王府并不在枝江,而是在荊州城。下面為明代嘉靖版《荊州府志》的“荊州藩封之圖”。
從圖中不難看出,當時“遼王系”各王的王府均在荊州府城。不過,因為張居正的先祖張?zhí)茝埻嵊诎籽螅瑥埦诱龗吣?,枝江百里洲是其必經之地。他順道到朋友朱致樨的封地上去走走,去看看,也不是沒有可能。
枝江王府雖然在荊州府城,但枝江畢竟是其封地,自然與歷代枝江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康熙版《枝江縣志》地輿圖
從明天初年的朱栢,到崇禎末年的朱常潤,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有為數(shù)不少的“枝江王”、枝江王爺在枝江在荊楚這塊肥沃的土地上演繹了精彩而又壯烈,奢華而又慘烈的人生故事。
最后,我們要回到枝江酒上面來。
光緒版《荊州府志》記載:“今荊郡枝江縣羊角洲燒春甚佳,江陵下鄉(xiāng)有大曲燒春亦佳,俱名為‘荊酒’。” 同治版《枝江縣志》所說的“南渚洲”就是光緒版《荊州府志》所說的“羊角洲”,在百里洲洲首,在寶月寺一帶。許多讀者可能知道,今天赫赫有名的枝江酒業(yè),其前身是江口的謙泰吉槽坊,卻并不一定知道謙泰吉槽坊的起步是得益于羊角洲的呂家槽坊的啟迪和幫助。呂家槽坊的“燒春”是當時遠近聞名的名酒,其大師傅是從松滋馬峪河(羊角洲對岸)請來的師傅。當時修槽坊時專門挖了一個大坑,老百姓稱其為“槽坊坑”,呂家槽坊的“燒春”的釀造用水就是取自這個“槽坊坑”的沁水。當時的“燒春”經由松滋老城、江口、董市銷往外地。后來謙泰吉的創(chuàng)始人張元楠受到呂家河槽坊成功的啟迪,決定到江口建槽坊。張元楠的祖籍在百里洲張家臺子,張家是百里洲、松滋、枝城一帶的名門望族。其父輩張一芝、張一鵬、張一鳴等都是枝江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都在各地做官任職,《枝江縣志》《荊州府志》上都有詳細介紹。其同輩兄弟張元珮是古代三大處世奇書《圍爐夜話》作者王永彬的學生,官孝感訓導。其子侄輩中的張繼煦(張元佩的兒子)是民國著名教育家、國立武昌師范大學(武漢大學的前身)的校長,著名的愛國人士。同樣是讀書人的張元楠視野開闊,理念先進。他從羊角洲呂家槽坊請名師到江口,另起名號“謙泰吉”。從此開創(chuàng)了枝江“燒春”的新時代。
滄海桑田,“燒春”時代已過去近200年,今天的枝江,已然成“中國白酒名城”?!爸酢痹瓉硎谴B著古今的一根文化臍帶,咱酒城可不是白叫的!